近日,多家網站轉發一則圖文網帖稱,廣西昭平縣農村學生“趟水上學令人心驚”。5月20日,昭平縣政府回應稱,“立即召集相關部門研究,迅速採取措施,確保學生上學安全。”(5月21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  小學生翻山越嶺、划船趟水去上學的新聞,媒體已經不知道報道過多少回了。僅廣西一省,類似的情況就不勝枚舉。比如,2010年3月23日,人民網報道“南寧武鳴縣上江希望小學,一老師十五載划船接送學生”;2012年6月11日,新華社報道“巴馬縣所略鄉弄陽小學的小學生翻山越嶺去上學”;2013年9月9日,央廣等媒體報道“藤縣古龍鎮陳平小學陳山分校幼兒班20多名孩子每天穿著救生衣撐著竹筏上學”。
  之所以屢屢出現這樣令人心酸的畫面,一方面,在於這些學校大多地處偏僻的山區、鄉村,交通設施落後、道路不便;另一方面,是因為過去十多年間大力推進的農村“撤點並校”運動,使得不少學生無法就近在村教學點讀書,而不得不跋山涉水去求學。像此次受到關註的昭平縣九畝寨“學生趟水上學”問題,就是因為2002年以後九畝寨教學點被撤並所引起的,同時,由於缺少必要的橋梁等設施,其結果就造成,如果走捷徑從攔河壩到善政小學,那麼就需冒著安全風險;而要是繞道該村羅帝小組、黃婆小組、自治小學經車富公路到善政小學,則上學路程長達約8公里。
  解決這對矛盾,方法不是沒有,比如恢復從前的教學點、修建橋梁、改走讀為住宿等。事實上,大多數地方事後也就是這麼做的,像這一次昭平縣官方在通報中提到的措施,就包括“做好寄宿安排工作”、“落實好監護人員”等事項。問題是,為什麼這些早該採取的措施,每每總要等到媒體關註了、網絡曝光了才去執行呢?是像一些地方吐槽的“經費不夠”,還是因為對這些早已見怪不怪,麻木了?如果是前者,那為什麼相關貧困縣的政府大樓卻越建越豪華?又怎麼解釋但凡媒體曝光後,同樣的困難卻往往能夠立馬剋服、解決呢?所以,說穿了還是個“為不為”的問題,而這,恰恰是人們感到心寒甚至憤怒的地方。
  智利女詩人米斯特拉爾說過:“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,但孩子不能等。”在我看來,這並非什麼崇高的理想,而是對於“兒童最大利益原則”這一世界公認理念的踐行。遺憾的是,載有這一理念的《兒童權利公約》通過已整整25年了,可在我國的不少地方,卻仍然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。這不能不令人回味起胡適先生的那句名言:“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,只消考察三件事:第一、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……”在某種意義上,“學生趟水上學”問題的久拖未決,不僅是孩子們的悲哀,更是政府的恥辱。
  是時候對全國農村學生的上學狀況進行一次徹底排摸,並通過中央與地方共同出資的方式來加以解決了。這樣,既可以避免出現遺漏,同時也能夠緩解一些特別貧困地區的經費壓力。相較於每年高達3000億元的公款吃喝花費,這筆錢不該省也不能省。
  文/王垚烽  (原標題:“趟水上學”豈能曝光一起解決一起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q46kqvf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